探梦星空的嫦娥五号、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横跨浪涛之上的港珠澳大桥等等,这一项项超级工程,都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和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展现!
今天我们要通过十部展现中国制造业发展主题的纪录片来感受这个匠心技术的时代。
01
《种子,种子》
纪录片《种子种子》通过讲述中国种子的成长发展故事,解开种子背后不为人知的基因密码,揭秘种质资源战略高地的创新博弈,记录种业振兴攻坚克难的时光足迹。
在本片中专门介绍了一段玉米制种。要想获得优质种子就需要让玉米杂交,但玉米是雌雄同株,要想实现不同植株杂交就必须在母本抽穗前去掉母本的雄穗,“逼”他们和其他植株的雄穗杂交。
但时间很难把控,一旦过晚,玉米开始自交,就会影响种子质量。
片中的科学家一旦发现玉米开始散粉,就立刻跑向田间,手动调整并开启大型设备——去雄机,通过红外电子眼自动检测雄蕊并切除或是抽离,最终实现杂交,产出优质的种子
02
《大国基石》
纪录片《大国基石用宏伟壮观的镜头呈现、生动鲜活的纪实故事,盘点国之重器与民生保障的密切联系,刻画新时代平凡普通的奋斗者群像,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化呈现国资央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贡献。
在本片中纪录了中国西部戈壁滩上14500座定日镜收集太阳能发电的景象。
它由一套一套控制箱、两根推杆组成。控制箱能准确地计算出太阳的位置,由推杆能推动镜面达到指定的姿态。
通过反光,将太阳光线反射到吸热塔顶部的吸热器 ,这时塔中的熔盐从300摄氏度快速加热到600摄氏度。这被用来加热水、产生蒸汽,从而驱动发动机将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出。
03
《超级电网》
纪录片《超级电网》是一部讲述超级电网,将涉及青藏高原一千万人口的稳定电能,在史上最严苛的环保要求下,挑战世界上最复杂的地表褶皱,5万人同时开始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施工,4万台重型卡车在最险峻的318川藏线上输送物料,中国所有最顶级的电力科研院所与输变电建设单位全部参与其中,这就是藏中联网工程。
纪录片海报
在该片中,国家电网藏中联网工程原总指挥长王抒祥提到,以前建了青藏联网工程、川藏联网工程,这两个工程建成以后,真正实现西藏电网跨越式发展的,是藏中联网工程,它把这两个工程连接起来了,使西藏电网从220千伏,跨越到50万的超高压时代,我们川藏铁路的建设,从施工供电开始有了基本的保证,它的建设也好,调试也好,下一步的运行也好,有了电力的支撑,中国大陆这个版图上,超高压电网实现了全覆盖。
04
《我们的征途》
纪录片《我们的征途》全景梳理并呈现了中国探月工程17年的发展历程,首次深入讲述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失利到成功复飞的908天曲折故事,并完整记录了嫦娥五号完成月壤采集任务的惊心动魄的23天全过程。
在本片第一集中记录了一个月球车怎么看落地点的故事。月球车非常脆弱,不能在月球上随便落,20公分的小石头就能弄坏月球车,所以它需要“看好”以后再落。
在最后100米的空中,它只能在10秒钟看3次地面,在这10秒钟内,它要看清自己的脚下,不能有超过20厘米的石头或者小坑。所谓“看”实际上就是拍照,怎么才能在晃动中看清楚照片。
科研团队想到了“快”这个字。在短时间内只要按快门的速度够快,就算“手抖”也能拍清楚照片。最终科研团队设计出了用16个波束进行激光成像的技术。这个技术能在250毫秒内就拍一张三维图。最终也让月球车看清了月球空地再降落。
05
《大国建造》
纪录片《大国建造》讲了全国各地40多个新地标的故事,通过特殊的视角和极强冲击力的镜头,穿越到建筑和建筑结构内部,带观众沉浸式体验科技的力量、建筑的宏伟和结构的精妙。用震撼的视觉奇观揭秘新地标的建造过程,讲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
在纪录片《大国建造》中,介绍了一款用在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的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钢混组合三塔斜拉索桥,巨大的跨度对桥梁的重量有十分严格的限制。
普通的混凝土对于这座桥过重,因此研发人员将活性粉末、钢纤维、细沙、碎石等材料精确配比,制造出一种叫"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新型混凝土材料和传统混凝土相比,成本减少了一半,结构抗压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的2.5倍,这种混凝土不仅破解了桥梁”瘦身“的秘密,而且使桥梁可以将力学和美学完美融合!
06
《动力澎湃》
纪录片讲述超级工程背后超级装备、超级制造、超级动力的故事,呈现人与机器的智慧碰撞,探讨“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为中国制造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在本片中动力电池工程师王升威,他和团队始终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这是决定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所在。
王升威和团队利用一年的时间反复实验才得到了理想的配方:石墨、粘合剂、导电剂和水的特定比例混合,这是团队秘不示人的独门技艺。
他们研制的新电池只需要充电15分钟就能为汽车提供400公里的续航,然而这样的充电速度在2020年时还被认为是绝无可能!
07
《北斗》
纪录片《北斗》从北斗导航应用、研制、历史等视角,传递这一重大航天工程的意义和价值。
北斗一号拥有其他导航系统没有的短报文功能,80年代的“双星定位”实验发现卫星和用户之间除了信号联系外,还可以利用有限的通道传输文字。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当地的通讯瞬间中断,数小时后,一支携带北斗终端的救援队伍沿着317国道进入汶川,并通过北斗短报文技术将消息传递出来,北斗成为当时震区唯一的通讯方式,加快了救援效率。
凭借北斗短报文功能,海上作业人员能够随时向家人报告平安的消息,到2020年,全国7万多条渔船和执法船正在使用北斗终端,在渔业领域,基于北斗卫星累计救援已经超过一万人,中国的渔民将它称为“海上妈祖”。
08
《智慧中国 第三季》
纪录片《智慧中国 第三季 》是一部探寻中国最前沿的科研机构与企业,与他们深入交流,了解这里的科技革新浪潮。
在本片中这些看似遥远的科技,不仅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改变世界。其中该片中提到了一个科学家在广袤的戈壁沙漠,中国科学家建立起了自己的“太空城”。
这里科学家利用了42万块镜面,进行反射,将太阳能集中到中心的熔盐塔,就算没有太阳的时候,熔盐继续放热发电,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发电。
09
《超级工程3:纵横中国》
纪录片《超级工程3:纵横中国》更多地从民生的角度出发,关注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背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超级工程。
在本片中,讲述了中国修筑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雀儿山隧道则动用了2600余人次进行修建,高原上恶劣的施工环境,让每一个工程人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过五年时间,数千人的努力,换来了这高原上10分钟的轻松通过。
10
《起飞,中国》
纪录片《起飞,中国》是一部记录C919干线飞机的研发制造过程,从驾驶舱调试、大部分运输及组装,再到通压试验、发动机安装及点火试验,最终迎来了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这一天。
该片中讲到了c919技术的重大突破——超临界机翼。
而这项突破最大的特点则是可以让飞机在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同时,也更加安全。
所以它的形状特点就是上部比较扁平 ,下部有些凹起,下表面后缘有明显的弯,而这也是c919设计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