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一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正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弹射升空
1941年11月10日,“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再次随同H舰队护航,将“飓风”式战斗机从直布罗陀运送到了马耳他。H舰队司令萨默维尔海军上将此时收到了西班牙近海有U艇出没的警告,他随即通报各舰提高警惕。11月13日下午,“皇家方舟”号与战列舰“马来亚”号、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轻巡洋舰“赫敏”号和七艘驱逐舰一起编队驶向直布罗陀。当时天气晴朗,“皇家方舟”号上的舰载机正在进行训练。15:25,12架飞机先后从飞行甲板上起飞,同时空中还有14架飞机在等待着降落。
此时还一切正常,飞行甲板上的勤务人员们正忙着接收降落的飞机。15:40,护航的驱逐舰“军团”号上的声纳操作员探测到了一条未经确认的声音信号,但他以为这是另一艘驱逐舰的螺旋桨发出的声音。现在,H舰队距离直布罗陀仅有30英里(约48公里)、已经可以从海上看到直布罗陀的巨岩。60秒后,当最后一批返航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就要降落到“皇家方舟”号上时,该舰的右舷突然发生了猛烈爆炸!随着一声巨响,一股水柱冲天而起。爆炸刚好发生在舰岛的正下方,位于燃料舱和弹药库之间的舷侧位置。
第825海军飞行中队的“剑鱼”式轰炸机飞行员菲利普·吉克中尉带领他的中队正在降落,“我第一个降落”,他回忆道:“并且爬到了舰桥上。当最后一架飞机降落时,我正在舰桥上报告情况,一名叫伯格的飞行员,刚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降落,鱼雷恰恰在那个瞬间命中了军舰。”航空母舰因爆炸而剧烈震动,以至于甲板上的5架飞机至少三次被抛向空中。而且爆炸造成全舰停电,飞行甲板下的舱室一片漆黑。
弗里德里希·古根贝格(Friedrich Guggenberger,1915.3.6-1988.5.13),二战中曾任德国海军U-81潜艇的艇长
“事实上,那天我们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因为他好几次驾机着舰时出现失误。我听说他从飞机座舱里探出头来说:‘天啊,这次我又做错了什么!’因为就在他着舰的瞬间,该死的鱼雷就命中了军舰,整条军舰都震动起来,甲板上烟雾弥漫,而这个可怜的家伙还以为是他做错了什么……当鱼雷命中军舰时我正在舰桥上,我们的航空母舰已经从逆风位置开始转向,舰体也随之开始大幅度倾斜……当倾斜角度超过临界角度大约是22°时,我都还在舰桥上。”
“皇家方舟”号的大爆炸是因为德国潜艇U-81发射出的一枚鱼雷命中了该舰的右舷。这艘U艇的艇长是时年26岁的弗里德里希·古根贝格中尉,他率领该艇从法国布雷斯特前往意大利拉斯佩齐亚的途中收到了H舰队正在返回直布罗陀的报告,于是立刻指挥潜艇前往英国舰队的航线附近潜伏待机。这次命中又为他的海上巡航增加了一个新战果。
“皇家方舟”号上没有人观察到潜望镜或鱼雷的航迹。鱼雷爆炸后,该舰正以18节的航速前进,形成的海水动压给严重受创的舰体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但令人惊讶的是,舰上只有一名海军少尉在爆炸中身亡。U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舰底的舭龙骨,在舰舷向舰底弯曲过渡的位置上炸开了一个130英尺×30英尺(约40米×9米)的大洞,而且破坏区域深达舷侧防护系统的内侧。不仅摧毁了舰内所有的通讯装置和右舷的动力系统,还导致右舷锅炉舱、主配电板、燃料舱和超过106英尺(32米)长的右舷底舱被海水淹没。
从轻巡洋舰“赫敏”号上拍摄到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艉部,舰体已经明显向右倾斜
鱼雷击中“皇家方舟”号时,赫克托·麦克林少校正负责为这艘航空母舰导航。“我当时正在舰桥上和信号官喝茶,我们已经向港口通报了进港时间。毫无疑问,我们当时都很放松,我记得的第一件事就是‘砰’地一声巨响,然后大量浓烟从一个飞机升降机口冒了出来。舰长当时还待在他的舱室里,舰上的所有通讯设备全都失灵了,而且这只是问题之一,舰体开始倾斜,不久后我们就发现我们的军舰被击中了,我想应该是一枚带磁引信战斗部的鱼雷,锅炉舱已经进水,我们停电了,因为锅炉熄火了。”
鱼雷爆炸后,航空母舰的舰体迅速倾斜了10°,在短短的三分钟以内,倾斜角度又增加了2°。“皇家方舟”号的指挥官洛本·蒙德舰长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停下他的军舰。蒙德舰长下令发动机反转并正舵(将舵轮转到0°位置),但舰上所有的电报都中断了,而且电话也打不通。舰桥与外界的通信完全断绝了。蒙德因此离开舰桥,匆匆赶往轮机舱的控制室,他在那里下达了发动机停车命令。他发现右舷的发动机已经损坏,但左舷的轮机舱并没有受损。这时候,蒙德又下令向左舷舱室注水,并将燃料从右舷燃料舱泵入到左舷燃料舱,希望以此减小舰体倾斜角度的增大。蒙德急于恢复对“皇家方舟”号所有主要舱室的控制,他下令先在轮机舱和飞行甲板之间的各层舱室间组织一道人链来传递口令。
航空母舰的侧倾使得飞行甲板上的飞机无法起飞,尚在空中等待降落的飞机只好飞往直布罗陀降落。与此同时,护航的驱逐舰在“皇家方舟”号周围来回搜寻并投放深水炸弹,向U艇展开了反潜攻击。下午4:00,“皇家方舟”号的倾斜角度已经达到18°,且倾斜角度仍在继续增大。蒙德舰长担心该舰可能会倾覆,由于不知道它还能在海面上漂浮多久,为了挽救舰上官兵的生命,他决定让所有不需要的人先行离开。他下令各层甲板上的所有官兵离开战斗岗位都到飞行甲板上集合,以便将需要留下的人员和不需要留下的人员分开。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中雷后向右舷严重倾斜,注意飞行甲板上还扔着几架折叠着机翼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
麦克林少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航空母舰的舰身在继续倾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向全体舰员下达真正的命令;说到弃舰,我们的军舰上当然有大量的飞行员和勤务人员,他们留下来只会妨碍工作,所以我们要拯救他们并把他们转移出去。因此,我们命令所有人到飞行甲板上集合,由于没有通讯设备,这一命令必须通过传令兵来传达。这些传令兵跟着水手长的呼唤四处走动对水兵们说:‘你听到命令了吗?’就像传话游戏一样,命令在经过口口相传后,变得与开始时的意思完全不同了,结果是让舰员们弃舰的谣传不胫而走。这个谣传的命令被发现后立即被取消了,我记得这时候已经太晚了,来不及阻止司炉们浇灭锅炉里的火焰,因为弃舰规则要求他们先熄灭锅炉。”
克利夫·威尔逊是“皇家方舟”号上的众多水兵之一,他回忆起离开遭受重创的航空母舰的那一刻:“当我们的军舰被击中时,我正在值班。我们已经在地中海待了一段时间,正在返航途中,大约在距离直布罗陀30英里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并不是那种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但是声音非常巨大,我们知道一定是被击中了。军舰几乎是在那一瞬间就开始倾斜了。我们有七个人在读取信号,但没有人离开自己的岗位。我们在继续工作,但我们也都在想,如果发生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办。首席电报员也在那里,我们都看着他,而他也在看着我们。没过多久,军舰就倾斜到了大约20°,最终传来了弃舰的命令。”
“后来首席电报员先对我们说:‘好了,伙计们,你们走吧。’当我走出控制室时,飞行甲板上已经排起了长龙,都是从飞行甲板下面上来的人,我挤不过去,于是从敞开的升降机口下到机库里,再穿过那里的医院,里面很阴森因为那里有很多空床位,除了我以外下面一个人也没有。当我再次爬到飞行甲板上时,‘军团’号驱逐舰就停靠在旁边,一根绳子被抛了过来。我爬到绳子上向驱逐舰滑去,我身后的甲板上已经排满了人,他们说:‘快点吧,小伙子,过去吧。’我就这样离开了。”
“军团”号驱逐舰正靠近“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以便将飞行甲板上的官兵接走
“军团”号驱逐舰的舰长R.S.杰塞尔中校通过“熟练的操作”,成功地将驱逐舰停靠到航空母舰旁边,他小心翼翼地让驱逐舰的艉部避开了“皇家方舟”号巨大的左舷螺旋桨,由于舰体的严重倾斜,左舷螺旋桨已经露出了水面。杰塞尔还必须避开航空母舰上的无线电天线杆,它们从飞行甲板的边缘横向水平伸出,因为停电所以现在没法将它们向上收起来。当时航空母舰的倾斜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以致官兵们只能匍匐在飞行甲板上爬行,他们被告知沿着绳索滑降到驱逐舰的甲板上。官兵们花了些时间,平静地离开了航空母舰。蒙德舰长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沿着绳子滑到了驱逐舰的甲板上。
尽管面临着不少困难,大约有1540名航空母舰上的官兵被转移到了‘军团’号上。有些人跳到了驱逐舰艏甲板的吊床上,其他人都从系在航空母舰上的缆绳滑到驱逐舰的甲板上。“皇家方舟”号的财务长也来到驱逐舰的甲板上,他提着两只装有航空母舰薪金的手提箱,每个箱子里都有10000英镑!航空母舰上还养了几只金丝雀,由于不方便带走它们,它们的主人们就打开笼子将它们放生了。舰上的猫也没有被遗忘,其中一只大橘猫被一名水兵抱着带上了驱逐舰。
吉克中尉遵守了弃舰命令:“航空母舰完全失去了动力,我召集了一些人,放下了一艘小艇,和我的观察员和一些技工一起离开。当我们意识到航空母舰似乎并没有沉没,我们就回来了,再次爬上了航空母舰……当我们还在小艇上时,很多人已经从航空母舰上逃到了它后面的一艘驱逐舰上。因为我带着四五名熟练的技工,我们认为回去看看是否能提供任何帮助是有意义的,于是我们就回去了。然后他们决定让一艘驱逐舰靠近,看看是否能提供一些电力,因为这艘航空母舰的问题真的是令人震惊,因为没有蒸汽就没有电,没有电也无法增加蒸汽,而且也没有柴油发电机。”
“军团”号驱逐舰的甲板上载满了“皇家方舟”号上的官兵,正倒车缓缓离开这艘航空母舰
“由于没有电力供应,舰上的高级工程师奥利弗和轮机舱里的几个人都束手无策,于是‘军团’号就靠了过来。当时只有我的观察员和我在那里,我们扔下了一捆线,拉了一些末端带钩子的粗大电线,对该怎么做毫无头绪,最终我们在某处找到了一些巨大的螺栓,“军团”号上的一位军官喊道:‘试试那些东西吧’。我们就把电线挂了上去,果然有些灯亮了起来……奥利弗得到了一些电力能够增加蒸汽,现在我们实际上是靠军舰自身的动力以每小时大约三、四节的速度朝直布罗陀前进。这时候,因为‘军团’号与航空母舰的侧舷有可能发生擦撞,所以该舰已经解开了缆绳。”
“我们坐在那里感到非常高兴,又有两三个人加入了我们,我的观察员用力踢开了军官酒吧的门,弄到了几罐啤酒,我们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喝啤酒,把喝空了的罐子拿来打老鼠,这时舰体发生骇人的突然倾斜,舰上又停电了。这是因为烟囱里的上升烟道向下穿过了机库甲板直达下方锅炉舱的顶部,这里的烟道弯头已经被海水淹没,而且还在水下坍塌了,因此导致停电……不管怎样,我们又在舰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他们从直布罗陀派出了一艘拖船,打算把这艘航空母舰拖回去,但是它的倾斜状况越来越严重,蒙德舰长决定必须让所有人都离开。”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已经明显倾斜的飞行甲板
“我想那是我一生中最恐怖的时刻之一。因为驱逐舰就靠在航空母舰旁边,我们是最后几个吊在绳索上向驱逐舰滑行的人,蒙德舰长说:‘不知道舰上还有没有人?’我说:‘哦,那我去看看吧。’我又到航空母舰上走了一圈,舰上只有老鼠的叫声和钟表的滴答声,时不时随着舰体突然倾侧而传来碎裂声。幸好我回去了,因为有个家伙还在甲板下面,他听到了我的脚步声后爬了上来。”吉克是最后离开“皇家方舟”号的人之一,他继续回忆道:“我们最后滑到了下面的驱逐舰上,蒙德舰长是最后一个下来的,就跟在我的后面,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忘记了不幸的炮术长和他的四名弟兄还在艏甲板上,我们必须赶紧上去把他们找回来。”
“皇家方舟”号的最后时刻来临了。有一段时间,该舰以45°侧倾角漂浮在海上。然后,舰体在片刻之间完全翻倒横躺在海上,飞行甲板与海面呈垂直状态,就像一张侧翻着的大桌子。凌晨6:13,舰体继续翻转至舰底朝天状态,该舰又在海面上漂浮了几分钟,随后舰体断成两截,舰艉部分在几分钟后沉没,紧接着舰艏部分也沉没了。此时,距离该舰被鱼雷击中已经过去了14个小时。11月14日天一亮,“皇家方舟”号上的一支“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分队就从直布罗陀起飞,希望护送他们的航空母舰返回港口。当他们抵达该舰之前停航的位置时,从空中只看到海面上漂浮着大片油污。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侧视图和俯视图。该舰的结构布局对后来世界各国的航空母舰设计影响深远
回顾“皇家方舟”号的历史可知,该舰的建造源于1923年英国海军部制定的一项为期十年的造舰计划,其中就包括为舰队航空兵建造一艘航空母舰和300架舰载机。但是,一战后英国经济的大幅衰退导致该计划被推迟。1930年,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被升级更新,以便将最新技术融入其设计当中。通过采用拦阻装置和液压弹射器来缩短飞机的起降距离,从而增大飞行甲板的停机面积,以便为舰载机的整备工作提供更多的甲板空间。“皇家方舟”号是英国第一艘将机库和飞行甲板作为舰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进行设计的航空母舰。舰体内设计有两层机库,最多可以搭载72架飞机。
不过,就在该舰的建造期间,随着更大、更重的舰载机服役,这使该舰实际可搭载的飞机数量减少到50-60架之间。“皇家方舟”号最上层的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采用0.75英寸(19毫米)厚的低锰结构钢板(Ducol steel plating)铺设而成。全长800英尺(240米),比该舰的龙骨还长118英尺(36米),而龙骨长度是由直布罗陀和马耳他的皇家海军干船坞的长度所决定的。飞行甲板下的两层机库均被封闭在舰体大梁内,这就是所谓的封闭式机库,这种设计可为机库内的飞机提供破片防护。机库内布置有三台升降机,以便在机库和飞行甲板之间运送舰载机。由于采用了双层机库,这使飞行甲板高出水线之上达66英尺(20米)。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注意飞行甲板下方的双层封闭式机库
一战结束以后,《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了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的排水量,这两个条约都将于1936年底到期。英国政府寻求签订《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其中就包括将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限制在23000吨的条款。所以,“皇家方舟”号也必须符合这一限制。为了减轻重量,该舰的装甲防护仅限于水线装甲带。舰内的弹药舱、轮机舱和锅炉舱均由4.5英寸(114毫米)厚的水线装甲带提供防护。不过,“皇家方舟”号在设计时还采用了三层侧面防护系统,该系统的空舱+湿舱+空舱的结构形式与“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上采用的同类防护系统非常相似,可抵御装备了750磅(340公斤)战雷头的鱼雷攻击。该舰也没有采用装甲飞行甲板,否则会导致其排水量超出条约的限制,而且还会降低该舰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此外,该舰65%的舰体结构采用的是焊接而非铆接,这大约可以节省510吨的重量。
“皇家方舟”号的锅炉舱内装有6台锅炉,可以为舰上的3台帕森斯齿轮减速式汽轮机提供动力。3台汽轮机通过3根传动轴与3副直径为16英尺(4.9米)的螺旋桨相连,该舰最大理论航速为30节(56公里/小时)。航速对该舰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舰上装备了弹射器和拦阻装置,该舰必须转到迎风方向才能顺利弹射和回收舰载机。为了避免“皇家方舟”号的舰载机在飞行作业时,该舰不得不频繁改变航向而危及编队中的其他舰艇,该舰必须脱离编队并在完成飞行作业后赶上舰队。此外,由于这艘航空母舰没有装备舰炮不具备直接的反舰火力,所以航速就成为该舰摆脱敌舰的主要防护手段。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下水仪式
1933年,德国开始重新武装,日本和意大利的海外扩张也让国际局势更加恶化。这促使英国决定在1934年度的预算提案中为航空母舰的建造增加拨款。“皇家方舟”号的设计图于1934年11月完成,并于1935年2月提交给卡梅尔-莱尔德造船公司,根据该公司的计算,舰体的建造成本为1496250英镑(相当于2021年的1.1亿英镑),主要机械装置的成本约为500000英镑(相当于2021年的3693万英镑)。总成本估计超过3百万英镑(相当于2023年的2.22亿英镑),这使“皇家方舟”号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订购的最昂贵的非战列舰军舰。该舰于1935年9月16日在英格兰的伯肯海德开始铺设龙骨。
“皇家方舟”号建造工程持续了近两年。1937年4月13日,该舰在海军大臣之妻霍尔夫人的主持下举行了下水仪式。她拿着香槟酒瓶对着舰艏接连扔了四次,才瓶破酒迸皆大欢喜。此后,这艘航空母舰又花了一年进行舾装,于1938年11月16日交予该舰的第一任指挥官阿瑟·鲍尔舰长,同年12月16日正式进入皇家海军服役。“皇家方舟”号原本计划部署于远东,但就在该舰的建造期间,意大利军队于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接着,西班牙内战于1936年爆发。英国海军部因此决定将该舰部署到本土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在1938年5月进行的海上试航中,“皇家方舟”号以近乎满载的27967吨排水量和103012轴马力达到了31.2节(57.8公里/小时)的航速,超过了该舰的理论航速。
刚下水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俯瞰,此时尚未进行舾装,1937年4月
由于敌机将是该舰面临的主要威胁,“皇家方舟”号的武器装备设计充分考虑到防空作战的需要,而敌方的水面舰艇和潜艇则可以交由护航舰艇应对。该舰的主要武器是16门4.5英寸(114.3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分别安装在左右干舷上的8座双联装炮塔中,每侧各有4座,由两舷的4座采用高角度控制系统的防空火控指挥仪负责指挥。在最初的设计中,所有炮塔都安装在干舷较低处,后来才将它们改为安装在飞行甲板的下方,增加了每座炮塔的射击范围。该舰还装备有6座八联装2磅(40毫米)“砰砰”高射炮,其中4座安装在舰岛前后的飞行甲板上,另两座安装在与烟囱相对的左舷飞行甲板下方的两个舷台上。此外,该舰还装有8座四联装0.5英寸(12.7毫米)高射机枪,分别安装在飞行甲板前后端两侧的小平台上。
“皇家方舟”号在其服役期间,先后搭载过16个舰载机中队,每次出海平均搭载5个中队。在该舰的整个服役期间,舰上的大多数中队装备的是布莱克本“贼鸥”式战斗/轰炸机,或是费尔雷“剑鱼”式鱼雷轰炸机。从1940年4月起,装备“贼鸥”式战斗机的中队升级为费尔雷“管鼻燕”式战斗机;与其前任“贼鸥”式战斗机一样,这型战斗机同样可用于空战和轰炸。有时候,该舰还搭载过布莱克本“大鹏”式战斗机(从1939年4月-1940年10月)和费尔雷“青花鱼”式鱼雷轰炸机(1941年10月);这些飞机都是用于增加搭载中队数量的替补飞机。1940年6月,“皇家方舟”号还搭载过第701海军航空兵中队,一个装备超级马林“海象”式两栖侦察机的训练中队。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装备了与此类似的双联装QF 4.5英寸 Mk I高平两用舰炮炮塔
早在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之前,德国潜艇舰队就已经在英国近海占据了阵位,以拦截英国船只。在战争爆发仅几个小时后,客轮SS“雅典娜”号就被U-30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这是战争开始后第一艘被击沉的船只,此后,德国潜艇在战争第一周内击沉了超过65000吨的船只。“皇家方舟”号作为“猎杀”群的一部分与英国本土舰队一起被部署到了西部航道,这些“猎杀”群是以一艘航空母舰为中心的驱逐舰队和其他舰艇组成的反潜舰队;参与反潜巡逻的航空母舰包括“勇敢”号、“竞技神”号和“皇家方舟”号。舰载机虽然可以扩大搜索潜艇的范围,但也使航空母舰本身成为诱人的重要目标。
9月14日,“皇家方舟”号收到了SS“法纳德-赫德”号货轮的求救信号,该船在200海里(370公里)之外遭到U-30潜艇的水面追击。“皇家方舟”号随即弹射出两架“贼鸥”式战斗/轰炸机前往救援,就在这时早已盯上该舰的德国潜艇U-39向它发射了两枚鱼雷。“皇家方舟”号上的瞭望哨很快就发现了鱼雷航迹,该舰立即紧急转向规避,鱼雷失的后在其舰艉后方爆炸,没有造成任何伤害。护航的三艘F级驱逐舰立即对U-39潜艇展开了深水炸弹攻击,迫使其浮出水面。U-39潜艇的艇员在其沉没前弃艇逃生,这是二战期间德国损失的第一艘潜艇。
锚泊中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侧影,飞行甲板下方舷台上安装的是双联装QF 4.5英寸 Mk I高平两用舰炮炮塔
当“贼鸥”式战斗机飞抵“法纳德-赫德”号上空时,该船已经落入德国潜艇派出的登船队手中。“贼鸥”式战斗机攻击U-30潜艇时投掷的炸弹没有击中目标,结果是这两架飞机被自己投下的炸弹爆炸波及而坠海。德国潜艇接回了登船队并救起了坠机的英军飞行员(机上的两名观察员已经溺水身亡),然后在击沉了“法纳德-赫德”号后溜之大吉。尽管击沉U-39潜艇鼓舞了士气,但德国潜艇对“皇家方舟”号的攻击,以及三天后德国潜艇击沉“勇敢”号航空母舰,都使海军部确信让航空母舰以这种方式参与反潜过于冒险,于是放弃了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反潜“猎杀”群。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海上低速航行,注意飞行甲板下方舷台上的双联装QF 4.5英寸 Mk I高平两用舰炮炮塔
1939年9月25日,“皇家方舟”号协助营救了在卡特加特海峡霍恩礁附近被德国军舰击伤的“矛鱼”号潜艇。9月26日,该舰会同“矛鱼”号潜艇,与战列舰“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一起返回港口时,三架德国空军的多尼尔Do 18水上飞机发现了这些战舰。“皇家方舟”号出动了三架布莱克本“贼鸥”式战斗机驱散了这些飞机;其中一架多尼尔水上飞机被击落,这次事件被宣传为英国在二战中取得的第一次空战战果(后来才得知,其实是一架费尔雷“战斗”式轻型轰炸机的飞行员取得了首次空战的战果)。“皇家方舟”号上的航空指挥官意识到逃走的多尼尔水上飞机肯定会报告英国军舰的位置,下令保护好舰载机并让舰上的防空武器做好战斗准备。
一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空飞过,1939年
很快,德军KG 30轰炸机联队的4架容克斯Ju 88轰炸机就出现在舰队上空,三架被高射炮的炮火驱散,但第4架轰炸机向“皇家方舟”号投下了一枚2200磅(1000公斤)重的炸弹。“皇家方舟”号紧急右满舵规避,舰体侧倾着高速转向,结果炸弹落在舰艏右舷100英尺(30米)外的海面上,因爆炸而腾起的水柱倾泻而下溅湿了整个舰体。德军飞行员没有看到航母是否被击中,随后而来的德军侦察机只发现了两艘战列舰,却没有找到“皇家方舟”号,德军据此宣称该舰已经被击沉。为了打破德国的宣传攻势,丘吉尔向美国总统罗斯福保证这艘航空母舰没有受损,并邀请美国驻伦敦的海军武官参观停靠在码头上的“皇家方舟”号。英国驻意大利罗马的海军武官也奉命向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保证,该舰完好无损仍在服役,这让戈培尔及其宣传部门感到十分尴尬。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与护航驱逐舰一起在海上航行
1939年10月,“皇家方舟”号被调往西非塞拉利昂的弗里敦,执行在非洲沿岸追捕德国商船袭击舰“海军上将斯比伯爵”号的任务。该舰被分配到K舰队,与战列巡洋舰“声望”号一起驶往南大西洋。10月9日,“皇家方舟”号上的飞机发现了为“斯比伯爵”号提供补给的德国油轮“阿尔特马克”号。当时这艘油轮伪装成美国船“德尔玛”号,骗过了英国人的眼睛。11月5日,“皇家方舟”号俘获了试图前往德国的德国商船SS“乌恩费尔斯”号。“皇家方舟”号上的飞机还发现了几艘中立国商船,曾两次使这些商船上的船员误以为他们将受到攻击而弃船逃走。英军飞机只好把写有说明情况的纸条放进袋子里投放给一艘挪威商船的船员,这才使他们返回自己的船只;当英军飞机再次向一艘比利时商船空投这样的袋子时,却好巧不巧地把它扔进了该船的烟囱里。
德国“海军上将斯比伯爵”号重巡洋舰,装备6门280毫米主炮,火力远胜当时各国的重巡洋舰
1939年12月14日,普雷特河海战之后“斯比伯爵”号驶入乌拉圭蒙得维的亚港进行紧急维修。英国海军的两艘轻巡洋舰紧随其后,留在港口附近监视德舰动向,并向G舰队报告了德舰的位置。随后“皇家方舟”号和“声望”号被派往蒙得维的亚港,与港外的英国舰只会合。由于两舰赶往目的地尚有36个小时的航程,驻当地的英国海军武官想出了一个计策让德国人相信这两艘主力舰即将抵达港口。他们在蒙得维的亚港以西140英里(230公里)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为“皇家方舟”号订购了燃料,这份订单被故意泄露给了媒体,相关报道被转交给德国驻蒙得维的亚大使馆,然后又交给了“斯比伯爵”号的舰长汉斯·朗斯多夫。这个假消息迫使朗斯多夫决定炸沉自己的军舰。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艉部俯瞰,飞行甲板上停放着“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机群
“斯比伯爵”号自沉后不久,“皇家方舟”号就护送在普雷特河海战中被重创的“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从马岛返回本土的德文波特进行大修,于1940年2月抵达。随后“皇家方舟”号前往朴茨茅斯港接收补给和人员,然后前往斯卡帕湾。到达后,舰上的布莱克本“贼鸥”式战斗/轰炸机被转移到斯卡帕湾北面的哈斯顿海军航空站,以加强海湾内锚地的对空防御。3月31日,“皇家方舟”号与“光荣”号航空母舰一起离开斯卡帕湾,奉命前往亚历山大港参加地中海舰队的演习。两舰于4月8日抵达,但演习却在一天后被取消,两舰随即驶往直布罗陀待命。
“皇家方舟”号的舰艉近景,飞行甲板尾端向后延伸并向下弯曲,采用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舰艉甲板形成的湍流
4月9日,德军发起“威悉河演习行动”入侵丹麦和挪威并占领了部分挪威海岸。英国海军试图支援英军地面部队的行动没有成功;德军的频繁空袭使英军舰只不堪重负,“廓尔喀”号驱逐舰被击沉,“萨福克”号重巡洋舰也差点被击沉。海军部意识到英国舰艇需要空中掩护,但挪威海岸又远在英国陆基飞机的航程之外,因此于4月16日从地中海召回了“皇家方舟”号和“光荣”号航空母舰。4月23日,两舰抵达斯卡帕湾,随即参与了DX行动。两舰会同“麻鹬”号轻巡洋舰和“伯威克”号重巡洋舰,在六艘驱逐舰的护航下驶往挪威。这是英国皇家海军首次部署航空母舰以其舰载机保护其它军舰。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的尾端延长段近景,聚集在飞行甲板上的水兵们看起来只有蚂蚁般大小
4月25日,英舰在挪威海岸附近就位;“皇家方舟”号部署在距离海岸120海里(220公里)远的地方,以减少遭到空袭的机率。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执行反潜巡逻,为其他舰艇提供空中支援,并对德军的航运和岸上目标实施打击。4月27日,“皇家方舟”号回到斯卡帕湾补充燃料并替换补充受损和损失的飞机,然后在“勇士”号战列舰的护航下于当天返航挪威沿海。途中,“皇家方舟”号遭到从挪威起飞的德军容克斯Ju 88和海因克尔He 111轰炸机的空袭,但该舰毫发无损地于4月29日重新返回阵位。
一架“剑鱼”从“皇家方舟”号的甲板上起飞,另一架“剑鱼”正沿着降落航线向飞行甲板尾端接近准备降落
此时,英国最高指挥部已经意识到他们无法在挪威南部阻止德军的进攻。盟军开始从莫尔德和奥达尔斯内斯撤离,“皇家方舟”号从4月30日起为之提供空中掩护。5月1日,德军为击沉这艘航空母舰,对该舰发起了多次空袭。“皇家方舟”号上的舰载战斗机和密集的高射炮火驱散了大部分敌机的攻击,少数敌机投下的炸弹都没有击中目标。莫尔德和奥达尔斯内斯两地的撤离于5月3日完成,这艘航空母舰被召回斯卡帕湾加油并补充弹药。在此期间,阿瑟·鲍尔舰长因晋升为海军上将而离舰,由塞德里克·霍兰德舰长接替其职务。“皇家方舟”号返回挪威后,奉命为纳尔维克附近的军事行动提供空中掩护,包括5月13日掩护法国军队登陆。5月18日,该舰同“光荣”号和“暴怒”号两艘航空母舰会合。
并排锚泊在港口内的德国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该级战列舰装备的也是280毫米主炮
到了5月底,在挪威的法国部队已经濒临崩溃,与德军向英吉利海峡的推进相比挪威只是一个次要战场。为了将盟军部队从纳尔维克撤离到英国,英军发起了“字母表行动”。6月1日,“皇家方舟”号和“光荣”号航空母舰在五艘驱逐舰的护航下从斯卡帕湾启航,前往掩护将在次日开始的撤离行动。6月3日-6日期间,“皇家方舟”号在挪威沿岸执行空中巡逻和轰炸任务,6月7日被重新部署到纳尔维克。次日,“光荣”号航空母舰与两艘护航的驱逐舰在返回英国途中被德国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击沉。“皇家方舟”号派出飞机前往搜索这两艘德舰未果,它们已经顺利返回了特隆赫姆。
在“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一队布莱克本“贼鸥”式战斗/俯冲轰炸机正准备起飞
盟军最后一批撤离船队于6月9日离开纳尔维克。就在英舰撤离之前,英军在对特隆赫姆的空袭中发现了“沙恩霍斯特”号。6月13日午夜,“皇家方舟”号派出“贼鸥”式战斗/轰炸机向德舰发起了攻击。这次空袭是一场灾难:当该舰在大雾中弹射飞机时,两艘护航的驱逐舰在雾中相撞只好返回英国修理;向德舰发起攻击的十五架“贼鸥”式战斗机中有八架被击落,而“沙恩霍斯特”号则仿佛“金钟罩”附体一弹未中。“皇家方舟”号于次日返回斯卡帕湾,并被重新分配给地中海舰队。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搭载的布莱克本B-24“贼鸥”式战斗/俯冲轰炸机
“皇家方舟”号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三艘驱逐舰的护航下离开了斯卡帕湾,于1940年6月23日抵达直布罗陀。在那里,该舰加入了由詹姆斯·萨默维尔爵士指挥的H舰队。法国投降后,英国人担心停泊在默休-克贝尔(Mers-el-Kébir)港内的法国舰队可能会落入轴心国之手,那将打破地中海的力量均衡进而影响整场战争。“皇家方舟”号的舰长霍兰德曾担任英国驻巴黎的海军武官,被派去跟法军谈判要求法国舰队要么投降、要么自沉。H舰队早已部署在港口外,当法军拒绝接受英军提出的条件后,英舰向港内的法舰开火,而“皇家方舟”号上的飞机则为英舰提供目标指示。该舰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攻击法国战列舰“斯特拉斯堡”号未果,让它侥幸从港内逃出生天。两天后,“皇家方舟”号派出飞机空袭了法国战列舰“敦刻尔克”号,使其搁浅并丧失了作战能力。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尾端大幅向后延伸,与其支撑结构一起形成了该舰特有的“尾巴”,1940年
解除了法国舰队在地中海的威胁后,H舰队于7月8日从直布罗陀启航,准备攻击意大利本土的目标。舰队出发后八小时内就遭到意大利轰炸机的空袭,尽管H舰队并未受损,但萨默维尔中将还是取消了突袭行动并命令舰队返回直布罗陀。7月间,英国殖民地马耳他岛遭到意大利空军的空袭,H舰队奉命向岛上运送霍克“飓风”式战斗机以加强其防空能力。H舰队在7月31日-8月4日期间,使用“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运送飞机,而“皇家方舟”号则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8月2日,“皇家方舟”号派出飞机对意大利卡利亚里的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成功空袭。
从舰载机上俯瞰“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注意飞行甲板前端安装的两台液压弹射器
此后H舰队一直停泊在直布罗陀,直到9月30日该舰队护送增援船队前往坎宁安海军上将的舰队所在的亚历山大港。途中,英军计划对意大利埃尔马斯和卡利亚里的空军基地进行声东击西式的佯攻,以转移意大利人对增援部队和驶往马耳他的补给船队的注意力。这次攻击于10月1日成功实施,英国舰队护送的船队也顺利抵达亚历山大港,没有受到意大利空军的特别关照。“皇家方舟”号从亚历山大港被派往西非,以支持英国鼓励维希法国殖民地转而效忠自由法国的行动。在谈判期间,几架自由法国的飞机从“皇家方舟”号上起飞,他们在达喀尔降落后其机组人员被逮捕。谈判失败后,英军试图武力夺取达喀尔未果,“皇家方舟”号派出飞机对达喀尔的军事设施进行了轰炸。随后,“皇家方舟”号在三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返回英国本土进行改装,于10月8日抵达利物浦。改装工程一直持续到11月3日,包括对该舰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以及安装新型的飞行甲板拦阻装置。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斯帕蒂文托角海战中遭到意大利空军的攻击,可见炸弹炸起的高大水柱离该舰很近
接着,“皇家方舟”号与战列舰“巴勒姆”号、重巡洋舰“伯威克”号和轻巡洋舰“格拉斯哥”号一同于11月6日抵达直布罗陀。他们与H舰队的其他舰只一起被分派给从直布罗陀到马耳他和亚历山大港的护航船队,执行了几次护航任务。这些军舰于11月25日参加了“项圈行动”,这是1940年-1942年期间支援马耳他的35支护航船队之一。以战列舰“朱利奥·凯撒”号和“维托里奥·维内托”号为首的意大利舰队被派去拦截这支护航船队。很快,意大利舰队就被“皇家方舟”号的侦察机发现,该舰随即弹射出“剑鱼”式鱼雷轰炸机与H舰队的其他主力舰一起迎战敌人。海战中,意大利驱逐舰“兰西尔”号被击伤;英军误以为该舰是一艘巡洋舰。英舰的攻击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甚至没能击沉这艘受伤的驱逐舰;意大利空军的反击使“皇家方舟”号成为多次空袭的目标,但结果也是无一命中。英国护航船队毫发无损地到达了目的地。
斯巴蒂文托角海战期间,意大利空军密集投弹在“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周围炸起一片水柱森林,却无一命中
1940年12月14日,“皇家方舟”号与H舰队从直布罗陀重新部署到了大西洋,在亚速尔群岛海域搜索德军的商船袭击舰。“皇家方舟”号于12月20日返回地中海,并在马耳他为战列舰“马来亚”号和船队护航直到12月27日。H舰队随后参加了“超额行动”,该行动旨在护送船队通过地中海以支持西部沙漠部队,将意大利地面部队逐出埃及赶回利比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英军对地中海战区的控制力遭到削弱,尤其是因为德国空军的介入和“光辉”号航空母舰险些被击沉。英国地中海舰队面临东地中海轴心国部队的强大压力,如果西班牙选择与德国结盟而不是保持中立,那么直布罗陀的英国港口就可能会丢失。
“马来亚”号战列舰在炮轰热那亚港内的意大利军舰时,一枚15英寸(381毫米)穿甲弹误中了热那亚大教堂
为了解救地中海舰队,并向西班牙展示英国的实力,英国海军部和坎宁安上将计划在大型主力舰的炮火支援下,以“皇家方舟”号上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突袭意大利本土的目标。1941年1月2日,“皇家方舟”号的飞机第一次轰炸了撒丁岛的提尔索大坝,但并未取得成功。接着,“皇家方舟”号的飞机又于1月6日轰炸了港口城市热那亚。1月9日,“皇家方舟”号派出飞机对拉斯佩齐亚的一座炼油厂进行了轰炸,并在该市的港口进行了布雷。这两次行动都取得了成功。此外,该舰的战斗机还在2月9日的“格罗格行动”中为战列巡洋舰“声望”号和战列舰“马来亚”号炮轰热那亚和拉斯佩齐亚的港口时提供了空中掩护。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海上航行,甲板上空空如也,可能是刚执行完任务
1941年2月初,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在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上将的指挥下驶入大西洋发起了“柏林行动”。他们企图破坏盟军的航运并吸引其他海域的英军主力舰。3月8日,H舰队与“皇家方舟”号奉命前往加那利群岛搜寻德国战舰,并掩护从美国越洋而来的护航船队。“皇家方舟”号派出飞机搜索被德军登船队员控制后驶往德国的被俘船只。结果在3月19日发现了三艘这样的船只:其中两艘自沉,第三艘则抵达了法国。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军械师正蹲在“剑鱼”式鱼雷轰炸机的翼下为其挂载深水炸弹
3月21日晚上,“皇家方舟”号上的一架费尔雷“管鼻燕”式战斗机偶然发现了正在海上航行的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由于无线电故障,机组人员不得不在返回“皇家方舟”号才报告此事,但这时候两艘德舰早已在大雾中逃去无踪。第二天,“皇家方舟”号重新展开空中搜索,希望能再次找到这两艘袭击舰。白天时,一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因弹射装置故障而坠入舰艏前方的海中。“皇家方舟”号无法及时停车,直接撞上了“剑鱼”式轰炸机,飞机上挂载的深水炸弹随后发生爆炸将航空母舰炸伤了。“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两舰最终顺利抵达了法国的布雷斯特港,未再受到英舰的袭击;而“皇家方舟”号则因伤提前返航,于3月24日抵达直布罗陀进行修理。
“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海上相伴航行
“皇家方舟”号在4月份交替执行了掩护护航船队,向马耳他运送飞机,以及进入大西洋猎杀商船袭击舰等任务。到了5月份,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穿过北非,一路向苏伊士运河挺进,将英国的西部沙漠部队赶回了埃及。随着英国陆军濒临崩溃,战略要地受到威胁,英国最高司令部决定冒险派遣一支增援船队穿越地中海前往亚历山大港。这支船队由五艘大型运输船组成,由“皇家方舟”号、战列巡洋舰“声望”号、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巡洋舰“谢菲尔德”号、“水仙女”号、“斐济”号和“格洛斯特”号护航,并在第5驱逐舰分舰队的掩护下出发。船队于5月6日离开直布罗陀,随后就被意大利飞机发现。这支船队受限于运输船的14节(26公里/小时)航速只能在海上缓慢航行,而且该船队有如此众多的主力舰护航,自然就成为轴心国飞机最诱人的目标。
费尔雷“管鼻燕”舰载战斗机,乘员两人,装备8挺.303英寸(7.7毫米)或4挺.50英寸(12.7毫米)勃朗宁机枪
英国船队在5月8日遭到空袭,先是意大利空军然后是德国空军。这一天,“皇家方舟”号上的12架“管鼻燕”式战斗机全部出动,由“谢菲尔德”号的雷达提供目标信息并在护航舰队防空火力的协助下,驱散了50多架敌机。在最初的攻击波中,一架“管鼻燕”式战斗机被击落;另一架同型战斗机被击毁,但机组人员获救;此外,还有几架战斗机受伤。结果只有七架战斗机应对由34架飞机组成的德国空军主力,德军在天黑前的最后一次攻击被两架战斗机和护航舰只猛烈的防空火力击退。而真正给护航船队造成损失的是海里的水雷,SS“帝国之歌”号货轮触雷沉没,SS“新西兰之星”号货轮触雷受损,但仍然带伤抵达了港口。“皇家方舟”号于5月12日返回直布罗陀的途中再遭空袭。5月下旬,该舰又与航空母舰“暴怒”号一起向马耳他运送了霍克“飓风”式战斗机。
正在“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挂载鱼雷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1941年
1941年5月18日,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开始执行“莱茵演习”行动,寻机闯入大西洋袭击盟国的护航船队。两舰在丹麦海峡之战中击沉了英国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并击伤了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随后“俾斯麦”号摆脱了英舰的追击,向法国的大西洋沿岸驶去。“皇家方舟”号和战列巡洋舰“声望”号、轻巡洋舰“谢菲尔德”号在六艘驱逐舰的护航下,于5月23日被派往大西洋追猎这艘德国战列舰。5月26日,“皇家方舟”号上的一架“剑鱼”式轰炸机找到了“俾斯麦”号并开始跟踪,与此同时本土舰队也被调动起来参与追击。
第820海军飞行中队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列队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空飞过
发现“俾斯麦”号时,英国舰队距离“俾斯麦”号尚有130海里(240公里),根本无法在它抵达法国圣纳泽尔之前拦截,而且一旦该舰进入德国空军的航程就可以获得空中掩护,安全地前往诺曼底的干船坞进行修理。“皇家方舟”号放飞出十五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前去阻击“俾斯麦”号。此时,英国轻巡洋舰“谢菲尔德”号正位于“皇家方舟”号和“俾斯麦”号之间,它也在跟踪这艘德国战列舰。结果“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误把“谢菲尔德”号当成了德舰并向它发射了鱼雷。这些鱼雷装备的是不可靠的磁引信,以致大多数鱼雷在入水时就爆炸了,而“谢菲尔德”号则机动躲开了其余的鱼雷攻击。在意识到错认目标后,一名飞行员向“谢菲尔德”号发出信号:“对不起,基伯尔”。
计算机上色照片:“剑鱼”式鱼雷轰炸机空投鱼雷。这种飞机在当时就已经过时了
返回航空母舰后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被重新装上安装了触发引信的鱼雷,并于19:15弹射升空进行第二次攻击;它们在日落前找到并攻击了“俾斯麦”号。共有三枚鱼雷击中了这艘战列舰:两枚在轮机舱前方爆炸,第三枚击中了右舷舵机舱,使该舰的舵被卡在向左15°的位置上。导致“俾斯麦”号只能绕圈航行,德国人只好通过交替改变各螺旋桨的转速来使她保持相对稳定的航向。而在8级大风的高海况影响下,这艘基本失去了机动能力的战列舰正无可奈何地向英国舰队的方向驶去。第二天早上,“俾斯麦”号战列舰遭到英国舰队的猛烈炮击,最终于5月27日10时39分沉没。
“皇家方舟”号和H舰队的其他舰只于5月29日返回直布罗陀。虽然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提升了盟军的士气,但地中海的战局形势仍然对盟军不利。希腊和克里特岛先后落入德军手中,利比亚的非洲军团正准备向埃及发起最后的攻击。马耳他仍然是地中海的重要据点,但受到意大利和德国空军的空袭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自克里特岛陷落以来,马耳他就再也不可能从地中海东部获得补给。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徐徐进入马耳他大港,该舰多次执行为马耳他运送飞机的任务,1941年10月
“皇家方舟”号再次被迅速启用,在6月和7月的几次补给行动中向马耳他运送飞机,并在7月的“物质行动”和9月的“戟行动”中为船队护航。尽管遭受了一些损失,这些护航船队还是成功地确保了马耳他的补给和战斗力。盟军在马耳他的坚守给非洲的隆美尔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从意大利运给他的补给因为马耳他的英军潜艇和轰炸机的袭击损失高达三分之一。希特勒不顾雷德尔海军元帅的建议,决意派遣一支潜艇舰队进入地中海攻击盟军的航运。
1941年11月13日,“皇家方舟”号向马耳他运送完飞机后返回直布罗陀的途中遭到德国U-81潜艇的伏击,右舷被一枚鱼雷命中后于11月14日凌晨沉没。当天下午13:00,伦敦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海军大臣A.V.亚历山大说:“失去‘皇家方舟’号是对皇家海军的沉重打击,但是老方舟已经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战爆发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就从不间断地在北海进行战斗,在大西洋上进行巡逻搜索德军的袭击舰,协助击沉了皇家海军的强大对手“俾斯麦”号,并在地中海为支援北非的英国陆军发挥了关键作用。事后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将“皇家方舟”号的沉没归咎于糟糕的损管控制和该舰的设计缺陷,并且“这些问题从未得到纠正,因为它几乎一直连续不断地在执行任务。”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官兵正通过缆绳滑降到停靠在舷侧的“军团”号驱逐舰的甲板上